遠東電纜有限公司-無錫遠東電纜|江蘇遠東電纜有限公司
據了解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電線電纜總產值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電線電纜生產國。伴隨著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的高速發展,新增企業數量不斷上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創新能力顯著增長。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頭頂“世界第一”的光環之下,國內電線電纜行業卻存在企業數量多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低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多重問題。為此,國內的電線電纜制造企業已開啟布局轉型,尋求新的機遇,或是跨界進入新能源等領域,或是被兼并重組,或是迎合“互聯網+”發展大潮等,以期尋找一片屬于電線電纜行業的新藍海。
據悉,作為機械工業中僅次于汽車的第二大行業,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產品品種滿足率和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90%。但綜合來看,相較于歐美日等國家,我國的電線電纜行業仍走在粗放式發展的道路上,“大而不強”的問題凸顯,尤其在品牌管理和新技術研發、應用等領域有待提高。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我國電線電纜行業有規模以上企業約5000家,其中電線電纜行業中產值在500萬元以上企業共有3775家,最大的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至2%,前十名線纜制造商合計占13%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偏低。此外,電線電纜行業科研投入不足,高素質人才匱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也是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電線電纜行業90%以上的產能集中在低端產品上,平均投入研發經費不足銷售額的1%,航空航天等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電線電纜行業企業數量多、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低以及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已直接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且隨著“融資難”、“回款難”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行業內原有的競爭激烈格局將進一步加劇。
分析人士認為,新材料的研發與創新關系著產品最根本的更新換代,目前我國現有的高分子材料制備技術已經嚴重制約了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發展。尤其是在近年來迅猛發展的和國民經濟及安全密切相關的高速列車、交通運輸工具、艦船等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我國對于極端條件下高強度、耐沖擊的高性能工程塑料等材料方面無法滿足發展需求,而由于國外相關生產企業對我國的技術封鎖,這些完全依靠國外進口。因此,提升我國尼龍等工程塑料材料的低溫韌性、抗拉強度等技術指標,打破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通過向一些先進科研機構研究所引進相關高分子材料生產技術,共同開發包括特種用途高分子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高分子材料、核電電纜材料、特種電纜材料等尤為重要。
一、作為電線電纜行業下一步發展的新方向,新能源電纜開始受到業內越來越多的關注。進入21世紀以來,全世界都在大力提倡新能源開發,我國新能源產業更是開展的如火如荼,廣義上講,新能源類別包括: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化學能等,上述新能源的建設與發展都離不開電纜,因此光伏電纜、風力發電電纜、海洋石油平臺用電纜、核電站用電纜、電動機車類電纜等新能源類電纜逐漸成為電纜行業下一步突破的方向。
二、借力“互聯網+”開拓新藍海,引領制造業深度變革的“互聯網+”大潮,似乎也讓電線電纜行業看到了轉型的新希望。分析人士稱,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使互聯網更容易成為現代化、高效的交易操作平臺,從而使公共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由此看來,借助互聯網的發展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已是大勢所趨。電線電纜行業正在逐漸步入成熟市場時代,以往粗放式的發展必將向精細化發展轉變。對于傳統配套產品的電線電纜行業來說,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天賜良機,將新興的線纜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完美結合,是電纜企業發展必經之路,可以為企業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通過“互聯網+”,可以把生產企業和用戶直接連接起來,省去中間環節,在銷售鏈條上,讓工序雙方直接對接,可大幅度降低銷售費用成本,通過借勢‘互聯網+’,切實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行業相結合,加快構建質量社會共治機制,重塑行業質量生態與營商生態,釋放質量誠信紅利,從根本上解決行業質量問題,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